【親子溝通】尊重孩子當自己的主人


跟孩子對話重點不在於對話的細節,而是當下彼此的關係,一種彼此是否能在「互為主體」狀態下連結的關係。很多孩子想要表達「自己」聲音的時候,都容易被忽略,因為消除「問題」往往比聽孩子想表達什麼更為急切,而且有問題的孩子一犯錯,往往會被認定沒有表達自己的權力,如此一來,孩子主體的聲音就沒有敘說的管道。


關注在孩子們的興趣與嗜好,是建立關係最好的管道,因為興趣與嗜好,往往是人們在生命裡享受且有成就感的時刻。先去珍惜孩子的聲音,尊重與接納孩子可以表達自己的狀態。能幫自己發言,就算是抗拒、就算是不想說,都是孩子當下的心態反應;當我們有看見的眼光,就會知道怎麼面對表達「現在不想說話」的孩子而做出回應。


在這樣的互動關係的連結,生命樣貌是很真誠,也能讓人充分感受到小孩生命美好的一面。



摘自:陪孩子遇見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