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食慾很差,每餐只吃幾口就不吃了」、「我的孫子吃飯跑來跑去,吃一餐要花二個小時」、「我的孩子一口青菜也不吃,嗯大便時一直哭,有時還便血」、「我的孩子身高及體重半年來都沒有增加」。上述情形都是在兒童營養諮詢門診最常聽到家屬的陳述,同時也是家屬的困擾。許多阿公阿嬤常感慨的說,以前我們那個年代養孩子都沒那麼難,現在養孩子(孫子)不知道為什麼煩惱那麼多,每天到了吃飯時間就傷腦筋。
自我飲食的調控原本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行為能力,但曾幾何時,原本單純的進食行為卻變得複雜且困難。探究原因,主要是因為家長不適當的餵養行為(寵溺或強迫)及兒童本身沒有良好飲食行為的建立所致。在國民所得提高及少子化的社會結構下,每個孩子都是家中的寶貝(寵溺),衣食無缺、予取予求,加上外在環境的誘惑增加,例如:飲食西化及外食比例增加(口味變重、挑食)、家中零食隨手可得(缺乏饑餓感)、戶外活動量減少等等因素下,影響孩子自我攝食的調控能力,因此飲食的餵養就變得困難重重。
家庭與家庭中的成員(包括:父母、祖父母、保母或外傭等)是孩子最常接觸的環境及人,因此家庭與家庭中成員在兒童的教養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幼兒的飲食行為是透過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的教導及行為模仿學習而來,所以在飲食教養過程中,家中成員對於飲食教養的態度及原則要一致,避免孩子無所適從或鑽漏洞。然而,不同的飲食教養方式,可能造就不同飲食行為及習慣的孩童,因此謹慎的選擇適當的飲食教養方式是重要的。
◆教養方式的類型
一、權威式的飲食教養
此方式會讓孩子在用餐時倍感壓力,初期可能在家長的權威強迫下產生短暫的效果,但長期而言,會在孩童心理造成嚴重的創傷與陰影,使得餵食更加困難。
二、放任式的飲食教養
什麼時候吃,想吃什麼就讓他吃,不想吃就不勉強,完全放任沒有原則。這種教養方式下,孩子可能因為吃了零食,而正餐吃不下或只選擇自己喜歡吃的食物,造成營養不均衡或營養不良的問題。因此當孩子年幼時,家長從旁的協助與引導是重要的。
三、民主式的飲食教養
以溝通勸導的方式代替激烈的語言或暴力強迫,在飲食教養上如果幾經努力後,孩子還是不願意順從(選擇不吃),那麼家長應該給予尊重,但是必須要求孩童遵守飲食規範(定時定量的原則)。
◆兒童飲食教養─從健康飲食行為的建立開始
1. 均衡飲食
首先父母應具備正確的營養知識並以身作則廣泛攝取各類食物,同時應負起正確選擇(供應)食物的責任,不必刻意迎合孩子的喜好,以避免孩子養成偏挑食的習慣。如果孩子不吃,父母需有耐心且持續性的反覆嘗試至少 10 次以上,千萬不要打罵或強迫餵食。
2. 規律性的用餐時間
養成定時定量的用餐行為及習慣,每天規律性提供三正餐及二或三點心,但點心時間必須距離正餐至少 1.5 ~ 2.0 小時,以免影響正餐的食慾。教導及要求孩子餐具的使用(例如:湯匙、叉子、筷子及杯子等)及訓練自我進食的技巧及能力。
3. 良好的用餐環境
避免在吵雜的環境下用餐(例如:電視、吵雜的音樂或聊天等),避免分心,同時要有適當的餐具及座椅,用餐時應坐在適當高度的椅子上並坐正,避免雙腳懸空或躺著。全家一起在輕鬆的環境下用餐,藉此引發或找回孩子對食物的興趣,避免在用餐時責罵或爭論不休,造成孩子對用餐的恐懼及排斥。
4. 適時讓幼兒參與食物的採購及製備
這些活動的參與,可提高孩子對食物的接觸與興趣,孩子可能會對自我製備的食物有嚐試的興趣,同時可藉此機會進行營養教育。
5. 多喝水
養成喝白開水的行為及習慣,避免使用果汁或含糖飲料(包括:蜂蜜)取代白開水。
6. 適當的運動
適當的戶外運動可促進食慾,但用餐前應避免讓孩子太餓或太累,以免影響食慾。
父母的管教態度與方式,對孩子的人格發展及生活適應性有很大的影響力。然而健康飲食行為及習慣的養成需要從小做起,一個具有健康飲食行為及生活習慣的孩子,其性格及生長的發展是較穩定且正向的。在此提醒家長,要營造孩子的健康人生,需要您多一份的原則、耐心及愛心。
以上資料引用:台大醫網 ▎營養室營養師 翁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