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弱視是孩童視力保健中相當重要的問題,而且弱視的治療有關鍵期,錯過這段時間,沒有及時進行矯正,之後的治療效果就會大打折扣。針對不同原因造成的弱視,治療的方法有所不同,遮眼治療最好是用不透光的貼布直接遮蔽好眼,學齡孩童遮眼可能會被同儕投以異樣眼光,導致配合度降低,這時家長必須和孩童與學校老師溝通,了解遮蓋治療的重要性,現在也有許多卡通圖案的遮眼貼布,可以降低孩童的排斥感。不論何種治療方式,不變的原則是需要家長、孩童和眼科醫師的全力溝通配合,治療的時間可能長達數個月到數年,要有耐心並且定期追蹤視力發展,才能達到成效。除了以下四種常見造成弱視的原因之外,其他較少見的狀況如眼球震顫也可能會引起弱視的發生。
一、不等視性弱視:造成「不等視性弱視」的原因,就是兩隻眼睛的屈光度數有差距,這裡所指的度數可以是近視、遠視或散光。但是有近視的眼睛,雖然看遠處物體不清楚,還是可以看清楚近處的東西,視覺還是會發展,所以除非兩眼近視度數相差非常大,不然弱視的程度不會太嚴重。最常見的不等視性弱視還是遠視性不等視,對遠視性不等視的患者,不論是看遠處或是近物,幾乎都是用遠視度數較輕的那一隻眼來看,遠視度數較重的眼睛無論看任何距離都比較吃力,就會比較少用,視力的發育自然也較差,這就是所謂的「不等視性弱視」。面對這種弱視的狀況,眼科醫師會採用遮蓋療法來治療,將度數較輕的好眼遮起來,強迫用度數較重的壞眼來看東西,讓壞眼的視力也可以發育。因為視力發育有其關鍵期,遮蓋療法的使用時機當然早一點效果比較好,但是即使12、3 歲的不等視性弱視,還是有進步的空間,也不應該放棄嘗試治療。
二、屈光不正性弱視:「屈光不正性弱視」所指的是高度遠視、散光或近視,導致弱視的發生。同樣因為高度遠視或散光的患者看遠看近皆糢糊之故,遠視和散光比近視更容易引發弱視。治療的方式便是配戴適合度數的眼鏡,讓孩童可以看得比較清楚,幫助視力的發育,度數的選擇還需要觀察是否伴隨內斜視來做調整,若兩眼視力有差距,針對較弱的一眼也可能要搭配遮蓋治療的進行。
三、斜視性弱視:當孩童兩眼協調的作用發生問題,使兩眼相對位置不正,就是斜視。造成斜視的原因可能是控制眼睛運動的肌肉或神經出現問題,或是屈光度數的影響。因為兩眼視線落在不同定點,為了避免複視的發生,腦部神經系統會將斜視眼所傳送的視覺訊息抑制,如此一來這一個眼睛的視覺發育便會受到影響,就變成弱視。如果是交替性的斜視,因為兩眼可以交替使用,弱視較不會發生,但若有一眼明顯較常偏斜,發生弱視的機會就很大。針對斜視性弱視,治療原則依然是使用遮蓋療法,遮住正視眼,強迫較少使用的斜視眼看東西,讓視覺可以發育,另外於適當時機進行斜視的矯正,孩童的斜視矯正需要在全身麻醉下做眼肌的調整。斜視性弱視因為牽扯到抑制機轉,造成的弱視會比不等視性弱視或屈光不正性弱視來的嚴重,所以需要及早治療,如果超過7、8歲,斜視性弱視將很難矯治成功。所幸斜視性弱視外觀症狀較明顯,較容易被家長發現,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方能減低弱視的影響。
四、遮蔽性弱視:「遮蔽性弱視」因為先天性白內障、眼瞼下垂、眼睛腫瘤等原因,使該眼無法接受外界環境視覺刺激,所造成的弱視程度相當嚴重,也需及早處理。治療的方式是將遮蔽的原因去除,如白內障移除、眼瞼矯正等,然後搭配正常眼的遮蓋治療,增加弱視眼視覺刺激。另外,在視覺發育的關鍵期,遮蓋治療本身也可能造成被遮蔽眼的弱視,所以治療的孩童一定要定期回診,追蹤兩眼視力發展。
以上資料引用:台大醫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