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照護】銀髮族常見的手術

銀髮照護、重症照護、腦中風、銀髮族三高、銀髮族常見的手術

瞬時殺手,淺談腦血管意外及神經外科顯微手術治療

腦血管意外,俗稱腦中風,大致可分為梗塞性及出血性中風,而梗塞性中風大概佔了八成的比例。腦中風是近年來台灣十大死因的第三位,除了高死亡率外,這個疾病可怕之處在於中風後的神經傷害往往是無法完全復原的,因此會使部分患者失去自主生活的能力,造成許多家庭的負擔以及整體醫療的龐大支出。

老年人常因年紀大,控制不良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過度飲酒,抽菸,服用影響凝血機能的藥物以及其他內科疾病而造成腦血管狹窄,脆弱以及變形。上述血管病變使發生腦血管意外的機會因此增加。此外,老年人常因身體的機能逐漸退化以及多重複雜的內科疾病,使得腦部手術的風險以及術後照顧更加困難許多。

根據統計,在台灣平均每七分鐘就有一個人發生腦中風,每四十分鐘就有一個人因腦中風而死亡症狀包括輕微頭痛、脖子酸痛、視力模糊、暈眩、記憶力快速減退、感覺異常、結巴,半側偏癱、半側感覺異常、失明、噁心、嘔吐、平衡失調、無法說話、腦神經麻痺、神智喪失,甚至死亡。症狀相當多樣化,因此必須提高警覺,儘早就醫。
近十幾年隨著醫療的進步,不管是藉由抗血栓藥物治療,血管介入性治療,神經外科手術治療,以及重症照護,腦中風已從十大死因第二位降至第三位。

一般來說,經神經外科醫師專業判斷而需手術治療的腦中風大致有以下幾個目的:降低嚴重顱內壓以搶救生命,及早制止神經功能持續惡化,以及移除高度可能再出血病灶。常見的手術包括顱骨摘除減壓手術、顱內血塊清除減壓手術、動脈瘤夾除手術、體外腦室引流手術、顱內血管異常切除手術,或是腫瘤出血移除手術等。

若能在疾病發生的早期以手術介入治療,且病人當下的昏迷指數在八分以上以及身體條件不要太差,對於可移除性的顱內病灶會有一個相對較好的預後。然而,並非所有的腦出血皆是外科手術的對象。我們往往與病人家屬或尚可表達自由意識的病人討論開刀事宜時,除了就腦部病灶本身是否適合開刀治療外,常必須考慮以下幾點:病人當下的昏迷指數(若當下的昏迷指數小於等於八分,通常視做預後不佳的參考指標)、自身疾病、實際及生理年齡、家屬日後長期照顧的意願等,所以常會讓整個手術的決定變得非常複雜。

中風往往是一輩子的事,而手術的判斷以及執行對於受過專業訓練的神經外科醫師往往不是問題所在,最重要的問題在於家屬本身對於親人生命價值的看法以及後續長期照顧的意願。

最好治療腦中風的方式就是預防,老年人必須要有規律的生活適度的運動,好好控制高血壓高血糖以及高血脂,不過度飲酒,不抽菸,按時追蹤自身疾病以及遵照醫師指示服用抗凝血的藥物等,如此能把腦中風的風險降至最低。若不幸發生腦中風,及早藥物的治療,早期手術的介入,加上日後的復健,可對大部分病人帶來相對較好的預後。


以上資料引用:高醫醫訊 神經外科 王澤倫主治醫師